什么是药物性耳聋

1、什么是药物性耳聋

药物性耳聋指的是使用某些药物治病或人体接触某些化学制剂所引起的耳聋。多年来,由于大量化学药物和抗菌素的广泛应用,己发现近百种耳毒性药物。在我国,由于尚未制定禁止和限制使用耳毒性药物的法律法规,许多耳毒性药物使用的十分普遍和随意,有些甚至达到了滥用的程度。目前,药物致聋己成为我国聋儿的主要发病原因。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2、药物性耳聋的原因

(1)遗传易感性

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1993年, Prezant 等人首先在一个非综合征性母系遗传耳聋的阿拉伯- 以色列家系中发现线粒体 DNA12S rRNA基因中A1555G突变, 随后的一些研究进一步证明, 多数氨基糖苷类抗 生素致聋的分子基础是线粒体 DNA A1555G 突变。线粒体遗传具有母系遗传特征, 存在这一突变的个体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高度敏感, 导致临床上常见的“一针致聋”现象。

(2)用药剂量、时间

包括用药的总量和日剂量。 日剂量愈大, 用药时间愈长, 中毒的机会愈多。

(3)联合用药

如果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耳毒性药物联合使用, 发生中毒的机率高。如庆大霉素和呋塞米、庆大霉素和红霉素联合应用。

(4)给药途径

椎管内给药最危险, 其次为静脉和肌肉注射。 口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正常情况下吸收率很低 , 但是当肠粘膜发生炎症病变, 特别是出血和坏死性肠炎时药物的吸收量增大, 加之脱水使血药浓度增高, 内耳外淋巴液中的药物浓度增加, 就可以损伤内耳的毛细胞; 大面积烧伤、胸膜炎、支气管内投药, 药物均可从局部吸收而发生中毒; 当中耳炎时局部滴药, 药物也可通过圆窗膜及经中耳血管进入内耳发生中毒。

(5)通过胎盘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也可经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 引起胎儿耳蜗螺旋器损害, 尤其是在妊娠最初 3 个月的妊娠早期更为明显, 这与机体发育不全、生理病理变化以及身体机能减退有关。

(6)年龄及机体状况资料表明, 幼儿、孕妇及老人较常人具有药物耳毒性的高风险性; 绝大多数耳毒性药物经肾脏排泄, 肾功能不良或在用药过程中肾功能受到损害, 药物的排泄发生障碍, 可因蓄积而致耳毒作用。

3、有药物性耳聋风险的药物种类

(1)氨基糖甙类抗菌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小诺霉素、新霉素、托布霉素、洁霉素等。

(2)非氨基糖甙类抗菌素:氯霉素、紫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卷曲霉素、春雷霉素、里杜霉素、巴龙霉素、尼泰霉素、多粘菌素B等。

(3)水杨酸盐:阿司匹林、非那西汀、APC、保泰松等。

(4)利尿剂:速尿、利尿酸、汞撒利等。

(5)抗肿瘤药物:顺铂、氮芥、博来霉素、氨甲嘌呤等。

(6)中药:乌头碱、重金属盐(汞、铅、砷等)。

(7)其他:奎宁、氯奎、心得安、肼笨达嗪、胰岛素、碘酒、洗必泰等。

4、药物性耳聋的症状

(1)有一些患者的常常伴有头疼、头晕、耳聋等症状,患者一般情况下是在服用了一些有耳毒性的药物之后,刚开始的时候会引起听神经的损害,这就由可能有头疼、头晕和耳鸣的症状,有时候耳朵里一直嗡嗡地响,一般都是双侧发生的。如果在这个时候能够及时的庭院耳毒性药物或者是采用一些治疗的措施,或许还能够康复。如果不及时的治疗或者是停止药物,这种症状还会加重。

(2)还有一些患者会出现听力下降、耳聋等症状,这些症状一般是在听力减退要出现在头疼、头晕和耳鸣等这些症状之后,刚开始的时候患者只是对高频率声音的听力下降,渐渐的对于低频率的声音也会出现听力的下降。也有可能听力下降和耳聋在用药的期间出现,也有可能是在停药几个月或是几年之后出现。

(3)眩晕:在一般的情况下患有耳聋的患者的眩晕要不一般人的头晕更加的严重,发病的时候患者会感觉有天旋地转的感觉。在前面说过,在解剖学上听神经是和前庭神经在一起的,一般来说能损害听神经的药物也可以损害前庭神经,患者容易引起头晕、头痛或是呕吐等症状。


参考来源: 国家卫生计生委权威医学科普传播网络平台/百科名医网

发布时间: 2017年07月21日